
郑子浩,男,汉族,入党积极分子,长江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人工12301班学生,现任团支部副书记兼任班级的心育委员,拥有良好的自律能力和学习能力,做事踏实认真,与人为善。
入学以来被评为“三好学生”1次,“优秀团员”1次,“军训优秀个人”1次,以及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,第六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省三等奖1次,基层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院级三等奖。必修平均绩点4.37,学院排名第一名,无重修和补修课程。
厚积薄发,逐梦前行
刚刚进入大学校园,他深知学习是大学生活的核心任务,也是自身成长和未来发展的基础。因此,在大一阶段,他始终将学习放在首位,秉持“勤能补拙”’的信念,不断努力提升自己。在每天的课程学习中,他认真听讲,积极参与课堂讨论,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,从不因一时的困难而退缩。课堂之外,他习惯于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,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,既方便复习,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。
面对专业课程的挑战,他从未懈怠。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专业技能,他都严格要求自己,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和学习研讨会,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。例如,在高等数学学习中,他不满足于课本上的例题,而是主动寻找课外习题进行练习。这种勤奋和坚持,使他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基础,还培养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通过一年的努力,他在近一个学年的各项考试中均取得优异成绩,获得必修绩点4.37全院第一的好成绩,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荣获国家奖学金。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学习成果的认可,更是对他学习态度的肯定。除此之后他还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挑战大赛并获得省级三等奖,学院的“解密未来技术奥秘”演讲比赛和“基层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”的三等奖。这些奖项激励着他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更加勤奋进取,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,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奉献爱心,点亮希望
除了专注于学业,他还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。在大一期间,他参与了多次志愿活动,其中最让他难忘的是两次前往敬老院的经历。在敬老院中,他和团队成员一起为老人们表演节目、陪伴聊天、进行健康知识普及活动。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老人的生活,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陪伴的力量。看到老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,他感到无比欣慰,同时也意识到,哪怕是微小的付出,也能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希望。
在2024年荆州马拉松志愿服务中,他担任赛道志愿者,负责引导参赛者和提供补给服务。整个过程中,他不仅需要在长时间内保持高度的专注力,还要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,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。尽管赛事时间很长,但他和其他志愿者始终坚持在岗位上,为每一位参赛者提供最贴心的服务。通过这次志愿活动,他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性,也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。
这些志愿服务经历让他明白,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,但通过集体的努力,他们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。同时,这些经历也培养了他乐于助人、勇于担当的品质,让他在帮助他人的同时,也收获了成长与感动。
阳光心态,和谐共处
生活中,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,热爱运动,并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平衡学习和生活的压力。运动不仅仅是他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,更是他释放压力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。在篮球场上,他全情投入,每一次奔跑、每一次投篮,都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;在健身房里,他坚持不懈,每一次力竭、每一次汗水的挥洒,都是对毅力的磨炼,这些也助力他获得大一学院篮球赛“凌云杯”的冠军。
运动让他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时,能够以更加从容和自信的心态去应对。此外,他还通过运动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他们一起比赛,一起玩耍,培养了深厚的友谊。在辩论队中,他学会了如何与队友合作、如何在困境中鼓舞士气,这些也帮助他和他的队员共同获得辩论赛“朝颜杯”的冠军和“清晓杯”的亚军。也让他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。
此外,他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相处融洽,乐于帮助他人,无论是学习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困惑,他都会尽力给予支持和帮助。他相信,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促进个人成长,也能为集体营造一个和谐、积极的氛围。这种积极、阳光的生活态度,使他在大学生活中始终充满动力,并持续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。